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 文化产业“蝶变”,江苏准备好了吗
2023-03-29 20:19:4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过去几年真的难啊。”3月28日-29日,来自文旅部和全国各省市区旅游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齐聚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全国文化和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从全体大会到一场场分组讨论会,与会人员每每回忆起因疫情导致的跨省游熔断等“黑天鹅事件”,大都心有余悸。

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文化产业发展再次迎来新的机遇期。会场内的代表和会场外的业界发出相似的感叹:推动文化产业“蝶变”正逢其时,“难并期待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载体”培育“主体”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3月的苏州,不仅处处流淌“江南春色”,“文化味道”同样十足。

在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元和塘文化产业园,这一始建于唐代的河道区域如今已成为文化企业密布的产业园区,在太平数字出版、蠡口家居设计、活力岛影音艺术、青苔国际工业设计等四大片区内,聚集了活力大厦、紫光大厦、高清传媒大厦等40余处文化产业楼宇,截至去年底,园区内已有文化企业1950家,占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业人数超3.3万人。

这个成立于2017年1月的文化园区,为什么能吸引来这么多企业?

“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定位是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功能区,目标也明确:以产城融合促进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苏州市相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傲新说。这些年来,园区不仅精准招商引智,加强文化产业载体建设,还打造专业运营管理团队,提供健全的基础服务,比如建设新门户·创客空间、元和文创谷等专业孵化器,在上海建立离岸孵化器——虹桥(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3月28日,该园区被文旅部正式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让企业入驻“有底气”,让产业孵化有载体。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介绍,苏州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1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8个。

以“载体”培育“主体”,去年,苏州规上文化企业达1286家,实现营收3380亿元,同比增长3.2%。

文旅部副部长杜江在会上部署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时,专门提到要“发展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与会人员在讨论中建议,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使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激发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活力。

“下一步,我省将着力完善文旅产业规划布局,强化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建立健全跨省协同、政企联动创新机制,释放产业发展新动力。”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说。

以“融合”延展“链条”

在南京秦淮区老城南板块,北至秦淮河中支运渎河,南抵应天大街,东西至外秦淮河,总占地约7.3平方公里的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范围内,集聚文化企业2000多家,此次该园区同样晋升为“国家级”。

立足地域资源禀赋,商文旅融合,是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的最大特色。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金宝强介绍,园区内既有明城墙和秦淮河,也有夫子庙、老门东、熙南里3个特色街区,以及南京晨光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江苏网络文学谷等6个子园区,其中税收超5000万元的子园区就占一半。

“园区在整体布局上,景区、街区、园区、社区‘四区融合’,文化、旅游、体育、商业‘四业打通’,整体联动、协调发展。”金宝强表示,“融合”绝非“混搭”,下一步,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资源整合,将产业园打造成展现秦淮文化产业的“窗口”、南京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展厅”。

“江苏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大省,一直注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业态‘融合’,延展产业链条。”省文旅厅副厅长李川介绍,我省推动“文旅+”向“+文旅”转变,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相加相融、协同发展,南钢工业文化旅游区、苏州太湖体育运动休闲小镇等都是“融合典范”。

放眼全国,不少地区瞄准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创新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发挥文化资源集聚效应,将产业优势辐射到关联产业链上,形成具有联动效应的文化产业带。比如山东提出培强精品旅游“雁阵形”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河南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助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村……这些“他山之石”都是很好的借鉴。

站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起点,我省将持续对标找差,以深化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引导供给端向沉浸式、交互式、参与式方向转型;拓展产业发展新场景,促进文化旅游向生产、生活柔性嵌入、深度贴近,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以“数变”引发“蝶变”

我省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新型业态蓬勃兴起,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

不过,从国家到省级层面,依旧面临着文化产业数字化水平不高、供给结构质量有待优化、新型业态培育不够、优质产品供给缺乏等问题,文化产业数字化如何提“速”、落“实”,也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

3月27日,中数文化大数据(苏州)有限公司和国家文化大数据江南采集基地在吴中区运河总部经济园揭牌。去年10月31日,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大市属文化国企在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上揭牌。仅仅5个月过去,苏州文投集团就敲定与中国数字文化集团的签约合作,再次展现了当地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决心。

全省层面,以“数变”促“蝶变”,成为产业发展的共识。我省正通过抢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机遇,加速以“数字+”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活力。去年7月,《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提出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国内领先的总体目标和文旅领军企业、文旅产业集群、智慧化景区度假区等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规划路径。牵好项目引领“牛鼻子”,不久前,我省公布今年80个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数字科技赋能项目正是六大投资方向之一。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还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记者了解到,为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我省将重点支持打造30个左右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创、数字应用以及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等新型消费项目,并不断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品牌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下一步,苏州将加快新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重点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影视娱乐、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制造等领域项目,大力发展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创、数字应用以及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等新型消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发展和文化制造业转型升级。”查颖冬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文

受访者供图

热门推荐

文章排行

  1. 2023-03-29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 文化产业“蝶变”,江苏准备好了吗
  2. 2023-03-29世界今亮点!春季皮肤过敏高发 专家:空气中过敏原增多容易引发特应性皮炎发生或复发
  3. 2023-03-29点赞!这一全国篮球联赛落幕,季军队伍中有一十堰女娃
  4. 2023-03-29美参议员怒批美政府官员:两家银行倒闭是监管的巨大失败 天天热推荐
  5. 2023-03-29怀孕两周早期的特征_怀孕两周左右初期症状-世界最资讯
  6. 2023-03-29湖南这13人被点名通报! 快看点
  7. 2023-03-29华链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加速构建医学科学数据协作网|通讯
  8. 2023-03-29TikTok又背黑锅:挪威军工厂供不上乌军炮弹,甩锅TikTok用电太多_焦点报道
  9. 2023-03-292023湖南警察学院考试录用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资格审查与体能测评的通知_天天热推荐
  10. 2023-03-29地震幸存的“钢腿女孩”遭网暴,心理专家:受害者有罪论急需被打破 前沿资讯
  11. 2023-03-29“跑”在路上的网约车司机|今日快看
  12. 2023-03-29天风证券给予垒知集团买入评级 外加剂市占率逆势提升 新领域有望赋能 目标价格为8.64元 快资讯
  13. 2023-03-29安信中证500指数增强A基金经理变动:徐黄玮不再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
  14. 2023-03-29焦炭:提降预期较充分
  15. 2023-03-29属马的和什么属相最配排行,属马的和什么属相最配
  16. 2023-03-29【环球报资讯】巧克力的制作过程文字_巧克力的制作过程
  17. 2023-03-28短讯!明泰铝业(601677.SH)定增申请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意见通知
  18. 2023-03-28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全球焦点
  19. 2023-03-28沈阳:4月起新发放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降至3.8%
  20. 2023-03-28唗什么意思_乧什么意思